代表性偏差 – 錢如故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 最有價值的基金投資和股票投資理財?shù)呢斀浘W(wǎng)站! Tue, 11 Oct 2022 15:35:0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6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wp-content/uploads/2021/03/2021030407115910.jpg 代表性偏差 – 錢如故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 32 32 股票基金賺的錢是誰虧的,股票基金賺的錢是誰虧的錢?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40604.html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40604.html#respond Tue, 27 Dec 2022 23:41:27 +0000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p=40604 股票基金賺的錢是誰虧的,股票基金賺的錢是誰虧的錢?

這兩天賬戶的變化情況,估計又讓不少老鐵陷入基金到底是散財童子還是吞金巨獸的深度懷疑中。

最近剛看完王立新和楊宇聯(lián)合撰寫的《理性之外》,王立新是銀華基金總經理,楊宇之前所帶領的華寶證券研究所是業(yè)內基金和ETP研究領域的翹楚,這本書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分析基民投資中的行為偏差,對糾正我們的投資誤區(qū)還是挺有幫助的。

書中統(tǒng)計了一些數(shù)據(jù),截至今年6月30日,在近10年的維度上,全市場417只主動偏股權益基金平均實現(xiàn)了累計229.9%的凈值增長,超越滬深300收益率71.3%。(數(shù)據(jù)來源:Wind)

拋開短期波動來說,中國基金業(yè)績其實不賴。

但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又一直是基金界的頑疾。

2020年的結構性牛市中,盈利超過50%的股票基金占基金總量的59.79%,而同樣盈利水平的個人投資者只有11%;盈利在20%-50%的股票型基金占36.03%,個人投資者只有15.83%。

虧損情況更觸目驚心,在全年沒有股票型基金虧損的情況下,居然有31.3%的個人投資者虧損20%以上?。〝?shù)據(jù)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年報》(2021))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虧錢了可以到網(wǎng)上泄憤,每次基金上熱搜,評論區(qū)便成了國粹學習區(qū)。

但光會打嘴仗,是無法成長的。對癥下藥,根除毛病,才能扭轉基金賺錢,自己不賺錢的局面。

一買就虧原來是代表性偏差在作祟

我們見到過很多對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解釋,比如:

持有時間過短,喜歡追熱點頻繁交易;市場大漲時,高位跟風買入。

這些確實是導致基民虧錢的主要原因,卻沒有人告訴你,你為什么總會做出這些不正確的事?

《理性之外》則從行為金融學上的角度,幫你從內心深處看清自己犯錯的根本,防止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行為金融學的發(fā)展基于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偏差,而代表性偏差是典型的行為偏差之一,也是投資者追漲殺跌的動因。

代表性偏差指的是決策者在不確定性條件下做決策時,依據(jù)已有的代表性事物的特征做判斷,參照代表性事物推斷新事物的特征,從而產生的偏差。

比如說,我們在大街上遇到一個魁梧大漢,粗壯的手臂紋滿紋身,由于在電視上看到的反派大多是這幅打扮,我們便容易據(jù)此認為他是壞人,至少是不好惹的人。

在金融市場上,代表性偏差很常見,過去的投資結果會影響投資者的未來預期。

比如,我們會根據(jù)以往行情表現(xiàn)推斷,這兩天有沖突就要買軍工,美聯(lián)儲加息了就要出貨,后邊過年了就要買白酒……

但市場交易經常是“買預期賣事實”,當靴子落地時,行情已經結束;我們卻總在事后追進去,所以總是會感覺被莊家盯上,一追就被套。

基民們的追漲殺跌,也是代表性偏差所導致,一個常見現(xiàn)象就是大家喜歡跟著排行榜買基金,陷入冠軍基金魔咒。

比如說,某只基金過去三個月業(yè)績暴漲了50%,大家就會認為,這只基金接下來還能繼續(xù)大漲,全倉買入。

基金公司也怕代表性偏差,所以我們會看到,基金產品宣傳的風險提示會有這么一句話,“過往表現(xiàn)不代表未來業(yè)績”,就是提醒你不要掉進代表性偏差的陷阱。

處置效應痛苦的不只基民代表性偏差會帶來追漲殺跌,處置效應則會讓人盲目死扛。

處置效應也可以說是出盈保虧,也就是贖回賺錢的資產、繼續(xù)持有虧錢的資產。

炒股的朋友感觸應該很深,虧錢的票都當傳家寶一樣死死捏著不放,越虧越不敢割,結果越套越深。

在基金投資中,也有這樣的現(xiàn)象。

《理性之外》做了一個調查問卷,鐵子們不妨先不往下看,來做下這道題:

您手中持有兩只基金,其中一只快達到預期收益,另一只快跌至止損線,在急需用錢且只能贖回一只基金的情況下(均夠用),您會選擇贖回哪一只?

調查結果顯示,選擇贖回快達到預期收益的基金(出盈保虧)的比例稍微高一些,達到55%。

但如果短期內面臨大幅虧損,處置效應更加明顯。

它們設置了另一個情景:

您購入一只基金,不久后由于新冠疫情引起了市場波動,導致幾天內的浮虧超過了您能承受的最大損失,您會繼續(xù)持有這只基金而不是止損贖回嗎?

你會怎么選呢?

在這個調查中,有近80%的投資者選擇繼續(xù)持有虧損狀態(tài)的基金,也就是“保虧”。

就像這兩年的丐幫子弟,他們不僅保虧,還要把出盈的錢拿去加倉。大家似乎認定,基金不可能一直跌,只要我不賣,就割不到我,總會等到漲回來的那天。

那基金出盈保虧,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后果?

一來資金是有時間成本的。

長期持有虧損的基金,即使最后賬面盈利了,但綜合測算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這筆投資可能并不劃算。

二來基金經理水平參差不齊,要是買的主動型基金,如果基金虧損的原因短期不會改變,基金經理管理能力又相對較弱,這樣的基金就像慢性病,拖得越久越危險。

還不如及時止損,更換投資標的,可能還會有更好的收益。

你可能還想不到,不止我們自己會被處置效應侵蝕收益,基金經理也很苦惱。

因為基民更傾向于贖回賺錢的基金,尤其是會更大概率贖回超高業(yè)績基金,優(yōu)秀的基金經理就會陷入困局——業(yè)績做得越好,反而越遭遇贖回。

為了應對流動性,基金經理可能不得不預留更多現(xiàn)金以應對贖回壓力,尤其是在牛市,會制約基金投資策略的實施。

除了這些,《理性之外》還講了很多貼近實際又通俗易懂的東西,我只是分享了其中兩個常見的行為偏差,想要了解更多的鐵子,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8月8日晚上七點,北落會拉上楊宇、鄭奇峰一起從《理性之外》出發(fā),探討?zhàn)B基誤區(qū),帶你做個理性的基民。

]]>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40604.html/feed 0
基金掙的錢不取出是不是也當本錢了,基金能不能先把賺到的取出,本金不動?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37276.html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37276.html#respond Sat, 10 Dec 2022 15:41:27 +0000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p=37276 基金掙的錢不取出是不是也當本錢了,基金能不能先把賺到的取出,本金不動?

這兩天賬戶的變化情況,估計又讓不少老鐵陷入基金到底是散財童子還是吞金巨獸的深度懷疑中。

最近剛看完王立新和楊宇聯(lián)合撰寫的《理性之外》,王立新是銀華基金總經理,楊宇之前所帶領的華寶證券研究所是業(yè)內基金和ETP研究領域的翹楚,這本書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分析基民投資中的行為偏差,對糾正我們的投資誤區(qū)還是挺有幫助的。

書中統(tǒng)計了一些數(shù)據(jù),截至今年6月30日,在近10年的維度上,全市場417只主動偏股權益基金平均實現(xiàn)了累計229.9%的凈值增長,超越滬深300收益率71.3%。(數(shù)據(jù)來源:Wind)

拋開短期波動來說,中國基金業(yè)績其實不賴。

但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又一直是基金界的頑疾。

2020年的結構性牛市中,盈利超過50%的股票基金占基金總量的59.79%,而同樣盈利水平的個人投資者只有11%;盈利在20%-50%的股票型基金占36.03%,個人投資者只有15.83%。

虧損情況更觸目驚心,在全年沒有股票型基金虧損的情況下,居然有31.3%的個人投資者虧損20%以上?。〝?shù)據(jù)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年報》(2021))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虧錢了可以到網(wǎng)上泄憤,每次基金上熱搜,評論區(qū)便成了國粹學習區(qū)。

但光會打嘴仗,是無法成長的。對癥下藥,根除毛病,才能扭轉基金賺錢,自己不賺錢的局面。

一買就虧原來是代表性偏差在作祟

我們見到過很多對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解釋,比如:

持有時間過短,喜歡追熱點頻繁交易;市場大漲時,高位跟風買入。

這些確實是導致基民虧錢的主要原因,卻沒有人告訴你,你為什么總會做出這些不正確的事?

《理性之外》則從行為金融學上的角度,幫你從內心深處看清自己犯錯的根本,防止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行為金融學的發(fā)展基于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偏差,而代表性偏差是典型的行為偏差之一,也是投資者追漲殺跌的動因。

代表性偏差指的是決策者在不確定性條件下做決策時,依據(jù)已有的代表性事物的特征做判斷,參照代表性事物推斷新事物的特征,從而產生的偏差。

比如說,我們在大街上遇到一個魁梧大漢,粗壯的手臂紋滿紋身,由于在電視上看到的反派大多是這幅打扮,我們便容易據(jù)此認為他是壞人,至少是不好惹的人。

在金融市場上,代表性偏差很常見,過去的投資結果會影響投資者的未來預期。

比如,我們會根據(jù)以往行情表現(xiàn)推斷,這兩天有沖突就要買軍工,美聯(lián)儲加息了就要出貨,后邊過年了就要買白酒……

但市場交易經常是“買預期賣事實”,當靴子落地時,行情已經結束;我們卻總在事后追進去,所以總是會感覺被莊家盯上,一追就被套。

基民們的追漲殺跌,也是代表性偏差所導致,一個常見現(xiàn)象就是大家喜歡跟著排行榜買基金,陷入冠軍基金魔咒。

比如說,某只基金過去三個月業(yè)績暴漲了50%,大家就會認為,這只基金接下來還能繼續(xù)大漲,全倉買入。

基金公司也怕代表性偏差,所以我們會看到,基金產品宣傳的風險提示會有這么一句話,“過往表現(xiàn)不代表未來業(yè)績”,就是提醒你不要掉進代表性偏差的陷阱。

處置效應痛苦的不只基民代表性偏差會帶來追漲殺跌,處置效應則會讓人盲目死扛。

處置效應也可以說是出盈保虧,也就是贖回賺錢的資產、繼續(xù)持有虧錢的資產。

炒股的朋友感觸應該很深,虧錢的票都當傳家寶一樣死死捏著不放,越虧越不敢割,結果越套越深。

在基金投資中,也有這樣的現(xiàn)象。

《理性之外》做了一個調查問卷,鐵子們不妨先不往下看,來做下這道題:

您手中持有兩只基金,其中一只快達到預期收益,另一只快跌至止損線,在急需用錢且只能贖回一只基金的情況下(均夠用),您會選擇贖回哪一只?

調查結果顯示,選擇贖回快達到預期收益的基金(出盈保虧)的比例稍微高一些,達到55%。

但如果短期內面臨大幅虧損,處置效應更加明顯。

它們設置了另一個情景:

您購入一只基金,不久后由于新冠疫情引起了市場波動,導致幾天內的浮虧超過了您能承受的最大損失,您會繼續(xù)持有這只基金而不是止損贖回嗎?

你會怎么選呢?

在這個調查中,有近80%的投資者選擇繼續(xù)持有虧損狀態(tài)的基金,也就是“保虧”。

就像這兩年的丐幫子弟,他們不僅保虧,還要把出盈的錢拿去加倉。大家似乎認定,基金不可能一直跌,只要我不賣,就割不到我,總會等到漲回來的那天。

那基金出盈保虧,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后果?

一來資金是有時間成本的。

長期持有虧損的基金,即使最后賬面盈利了,但綜合測算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這筆投資可能并不劃算。

二來基金經理水平參差不齊,要是買的主動型基金,如果基金虧損的原因短期不會改變,基金經理管理能力又相對較弱,這樣的基金就像慢性病,拖得越久越危險。

還不如及時止損,更換投資標的,可能還會有更好的收益。

你可能還想不到,不止我們自己會被處置效應侵蝕收益,基金經理也很苦惱。

因為基民更傾向于贖回賺錢的基金,尤其是會更大概率贖回超高業(yè)績基金,優(yōu)秀的基金經理就會陷入困局——業(yè)績做得越好,反而越遭遇贖回。

為了應對流動性,基金經理可能不得不預留更多現(xiàn)金以應對贖回壓力,尤其是在牛市,會制約基金投資策略的實施。

除了這些,《理性之外》還講了很多貼近實際又通俗易懂的東西,我只是分享了其中兩個常見的行為偏差,想要了解更多的鐵子,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8月8日晚上七點,北落會拉上楊宇、鄭奇峰一起從《理性之外》出發(fā),探討?zhàn)B基誤區(qū),帶你做個理性的基民。

]]>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37276.html/feed 0
基金為什么賺不到錢,基金為什么賺不到錢了?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28586.html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28586.html#respond Wed, 26 Oct 2022 09:26:27 +0000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p=28586 基金為什么賺不到錢,基金為什么賺不到錢了?

這兩天賬戶的變化情況,估計又讓不少老鐵陷入基金到底是散財童子還是吞金巨獸的深度懷疑中。

最近剛看完王立新和楊宇聯(lián)合撰寫的《理性之外》,王立新是銀華基金總經理,楊宇之前所帶領的華寶證券研究所是業(yè)內基金和ETP研究領域的翹楚,這本書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分析基民投資中的行為偏差,對糾正我們的投資誤區(qū)還是挺有幫助的。

書中統(tǒng)計了一些數(shù)據(jù),截至今年6月30日,在近10年的維度上,全市場417只主動偏股權益基金平均實現(xiàn)了累計229.9%的凈值增長,超越滬深300收益率71.3%。(數(shù)據(jù)來源:Wind)

拋開短期波動來說,中國基金業(yè)績其實不賴。

但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又一直是基金界的頑疾。

2020年的結構性牛市中,盈利超過50%的股票基金占基金總量的59.79%,而同樣盈利水平的個人投資者只有11%;盈利在20%-50%的股票型基金占36.03%,個人投資者只有15.83%。

虧損情況更觸目驚心,在全年沒有股票型基金虧損的情況下,居然有31.3%的個人投資者虧損20%以上?。〝?shù)據(jù)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年報》(2021))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虧錢了可以到網(wǎng)上泄憤,每次基金上熱搜,評論區(qū)便成了國粹學習區(qū)。

但光會打嘴仗,是無法成長的。對癥下藥,根除毛病,才能扭轉基金賺錢,自己不賺錢的局面。

一買就虧原來是代表性偏差在作祟

我們見到過很多對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解釋,比如:

持有時間過短,喜歡追熱點頻繁交易;市場大漲時,高位跟風買入。

這些確實是導致基民虧錢的主要原因,卻沒有人告訴你,你為什么總會做出這些不正確的事?

《理性之外》則從行為金融學上的角度,幫你從內心深處看清自己犯錯的根本,防止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行為金融學的發(fā)展基于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偏差,而代表性偏差是典型的行為偏差之一,也是投資者追漲殺跌的動因。

代表性偏差指的是決策者在不確定性條件下做決策時,依據(jù)已有的代表性事物的特征做判斷,參照代表性事物推斷新事物的特征,從而產生的偏差。

比如說,我們在大街上遇到一個魁梧大漢,粗壯的手臂紋滿紋身,由于在電視上看到的反派大多是這幅打扮,我們便容易據(jù)此認為他是壞人,至少是不好惹的人。

在金融市場上,代表性偏差很常見,過去的投資結果會影響投資者的未來預期。

比如,我們會根據(jù)以往行情表現(xiàn)推斷,這兩天有沖突就要買軍工,美聯(lián)儲加息了就要出貨,后邊過年了就要買白酒……

但市場交易經常是“買預期賣事實”,當靴子落地時,行情已經結束;我們卻總在事后追進去,所以總是會感覺被莊家盯上,一追就被套。

基民們的追漲殺跌,也是代表性偏差所導致,一個常見現(xiàn)象就是大家喜歡跟著排行榜買基金,陷入冠軍基金魔咒。

比如說,某只基金過去三個月業(yè)績暴漲了50%,大家就會認為,這只基金接下來還能繼續(xù)大漲,全倉買入。

基金公司也怕代表性偏差,所以我們會看到,基金產品宣傳的風險提示會有這么一句話,“過往表現(xiàn)不代表未來業(yè)績”,就是提醒你不要掉進代表性偏差的陷阱。

處置效應痛苦的不只基民代表性偏差會帶來追漲殺跌,處置效應則會讓人盲目死扛。

處置效應也可以說是出盈保虧,也就是贖回賺錢的資產、繼續(xù)持有虧錢的資產。

炒股的朋友感觸應該很深,虧錢的票都當傳家寶一樣死死捏著不放,越虧越不敢割,結果越套越深。

在基金投資中,也有這樣的現(xiàn)象。

《理性之外》做了一個調查問卷,鐵子們不妨先不往下看,來做下這道題:

您手中持有兩只基金,其中一只快達到預期收益,另一只快跌至止損線,在急需用錢且只能贖回一只基金的情況下(均夠用),您會選擇贖回哪一只?

調查結果顯示,選擇贖回快達到預期收益的基金(出盈保虧)的比例稍微高一些,達到55%。

但如果短期內面臨大幅虧損,處置效應更加明顯。

它們設置了另一個情景:

您購入一只基金,不久后由于新冠疫情引起了市場波動,導致幾天內的浮虧超過了您能承受的最大損失,您會繼續(xù)持有這只基金而不是止損贖回嗎?

你會怎么選呢?

在這個調查中,有近80%的投資者選擇繼續(xù)持有虧損狀態(tài)的基金,也就是“保虧”。

就像這兩年的丐幫子弟,他們不僅保虧,還要把出盈的錢拿去加倉。大家似乎認定,基金不可能一直跌,只要我不賣,就割不到我,總會等到漲回來的那天。

那基金出盈保虧,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后果?

一來資金是有時間成本的。

長期持有虧損的基金,即使最后賬面盈利了,但綜合測算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這筆投資可能并不劃算。

二來基金經理水平參差不齊,要是買的主動型基金,如果基金虧損的原因短期不會改變,基金經理管理能力又相對較弱,這樣的基金就像慢性病,拖得越久越危險。

還不如及時止損,更換投資標的,可能還會有更好的收益。

你可能還想不到,不止我們自己會被處置效應侵蝕收益,基金經理也很苦惱。

因為基民更傾向于贖回賺錢的基金,尤其是會更大概率贖回超高業(yè)績基金,優(yōu)秀的基金經理就會陷入困局——業(yè)績做得越好,反而越遭遇贖回。

為了應對流動性,基金經理可能不得不預留更多現(xiàn)金以應對贖回壓力,尤其是在牛市,會制約基金投資策略的實施。

除了這些,《理性之外》還講了很多貼近實際又通俗易懂的東西,我只是分享了其中兩個常見的行為偏差,想要了解更多的鐵子,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8月8日晚上七點,北落會拉上楊宇、鄭奇峰一起從《理性之外》出發(fā),探討?zhàn)B基誤區(qū),帶你做個理性的基民。

]]>
http://www.weightcontrolpatches.com/28586.html/feed 0